关于促进闽东畲族生态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6年10月30日 来源: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提案人:伊漪(2016年)

内 容:

近年来,闽东畲族地区的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文化产业在整体上还十分单薄。为寻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应充分发挥畲族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然而,要考察闽东畲族生态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必须立足闽东畲村实际,重点分析广大畲村的生态文化资源,包括茶文化资源、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养生文化资源和民族工艺文化资源等,挖掘当地生态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探寻基于生态文化资源的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正确路径,走品牌化、创意化之路,才能不断促进民族乡村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措施大致如下:

一、方式上:立足文化资源特色,转变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

1.依托资源优势,促进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闽东畲族文化多元且独具特色,经过近几年的挖掘和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已相继出现,但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很多文化产品生产呈现着无组织、无规模和盲目性开发的特点,即使是畲族民俗风情旅游业也处于开发的尴尬处境,畲族草药、民间工艺等开发更是呈现着自发、分散、小作坊式的特点,文化产品极其分散,忽视了市场需求,缺乏“紧跟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重点发展什么”的开发理念。而代表畲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节俗、服饰等文化产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没有走向集约化的开发模式。比如“三月三”、“二月二”等节俗,可以让相邻的一些畲村联合起来自觉开发,共同构建好平台、打造好品牌,并通过良好的宣传媒介,才能打造好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较好地集约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实现组织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形成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品牌。

2.开发特色产品,促使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向以质取胜方向转变

闽东畲族地区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特色品牌较少,随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工程的深入实施,各畲村掀起了兴办文化产业热,造成了畲村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变异现象。如有些畲村开发旅游产品既缺乏闽东民族特色,也缺乏民族工艺品味,各畲村销售的文化旅游产品虽然种类多样,但千篇一律,价格也相当低廉,甚至许多畲村并不生产或销售本民族文化产品,无法为人们提供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由于文化产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或“体验经济”,因此不是生产越多,开发越多就越好,而必须以特色为先,以质量取胜,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地域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批业内领先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区域性特色品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然后在凸显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再将这些产品进行合理的“市场运作、灵活经营”,提升畲族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延长产业链,促成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产业发展角度而言,延长产业链是产业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的有效途径。民族文化产业要实现高附加值就需要营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支撑,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通过环环相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形成产品的高附加值。从闽东畲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赋予的文化品味越丰富,产品附加值就越高。人总会有信仰和文化品味,一旦一种信仰被赋予某种产品之中,这种产品就会与其他同样产品相区别。闽东畲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特性,突出抓好畲族银雕、畲医畲药等产业,分别建立集研究、开发、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实现文化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二、战略上:整合特色文化资源,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

1.紧跟发展步伐,形成畲族乡村联动化发展的格局

随着畲村生态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闽东畲族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应沿着“一核引领、山海互动、市县联动”的发展格局,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打造联动化、规模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全方位助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闽东畲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沿海市县提供拓展的空间和后备资源,发挥山海协作机制,支持山区和沿海地区共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山海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结合当地实际,形成畲族乡村特色化发展的布局

全市九个畲族乡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不尽相同,应加快促进民族乡村相关产业走向特色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培育特色文化资源,逐步形成畲族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创意化发展格局。也就是说,各民族乡村结合当地实际,走特色化道路,做到宜工则工、宜海则海、宜林则林,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按需调配行业构成和合理调控行业发展,通过科学布局,创造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赢模式。

3.实施重点突破,实现畲村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新局面

整合特色文化资源的目的是优化产业布局,构筑闽东畲族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这就督促各方必须按照规划先行、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又必须实施重点突破,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扶持优势产业,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现代化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一批集教育、培训、研究、制作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文化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发展新局面。

三、管理上:加强政策扶持,实行融合发展的分类管理

1.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完善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如通过建立原生态保护村、畲族集中居住村、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畲族非遗传承人绩效考评、畲族古迹文物保护、畲族古籍文化收集、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等激励机制,并设立专项资金,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融合环境;其次,各市县须层层落实畲族文化创意产业或基地建设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须齐心协力落实责任,以点带面,由小而大,实现区域民族文化生态整体融合发展;再次,各研究单位、企业等要充分运用研讨会、专题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向全社会普及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生态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最后,对融合程度高的产业或项目,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优先支持,优先发展,逐步形成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的整体推进格局。

2.借助中介经纪,探寻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

文化中介组织对于促进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文化创意产业在创作、生产、流通到消费等环节,需要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文化中介组织等机构提供策划、联络、推介等中介性服务活动,需要有人承担起创作与生产环节的沟通及连接,也需要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介机构及经纪人、代理人进行设计、包装、服务等中介性操作。所以,要促进畲族生态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就必须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经纪人队伍,并通过经纪人,把握市场信息的变化,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剖析,及时对市场进行预测和有效分析,充分利用畲村生态文化资源做好调动优势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工作,为创意产业提供融合发展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导向等,真正促进闽东畲族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3.实行分类管理,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分类管理就是指将事物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分类适用不同的或是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相关部门要坚决落实各项产业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政策,落实到位,对各种文化和各种产业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弱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产业”的扶持也可以“切合实际,一类一策”,特别是针对那些濒临灭绝的民族文化,应建立关于民族弱势文化的身份档案和监测体系。比如闽东畲族骨干文化产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应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产业上市融资;对于重点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设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切实做好“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工作;对于国内外相关的知名文化产业、大型文化产业、重大投资项目等应想方设法引进来,借助它们推动闽东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科学式、跨越式发展,提高畲族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几率。

四、模式上:完善政策体系,开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借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多元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推动文化资源与创意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平台作用,它有助于整合区域文化、人才、资金等各项资源,能够借助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在研发创造、生产制作、销售服务、相关衍生产品的延伸等方面汇聚各种文化元素,实现产业的多元融合。因为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有良好的产业融合环境,拥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保证和积极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及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和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并能发挥集聚效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群体,打造并延伸文化产业链,逐步加速文化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培育文化特色,相互借鉴科技理念和技术支持,共享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多元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新态势。

2.发挥多元资源优势,实现灵活产业融合

闽东畲族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具备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内部差异性等多重特征,为畲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畲族宗教、畲族服饰、畲族舞蹈、畲族民间艺术、畲族饮食、畲族医药和武术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现正急需实现灵活的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考虑淡化文化产业边缘以实现文化产业更为灵活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如节俗文化与宗教文化、民族音乐、旅游文化等,边缘不明显,彼此渗透各方的元素,发展中互相依托,不可分开的产业链条。但融合发展需更加灵活,必须根据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发展实际以灵活的融合发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特色产业融合

首先必须通过产业融合策略的实施,合力攻克一些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特色产品或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实现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努力营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民族特色产业集聚,构建民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平台的融合发展机制,加强特色产业的融合式发展;再次,完善和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相关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特色产业融合式开发政策,落实技术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支持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投资创办特色文化产业,对新创办的文化产业给予多方支持等。

4.打造科技和人才高地,实现高效产业融合

当下,科技与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和人才引领产业融合的原则,让创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以新形式,使文化创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突出“文化+科技”的特色,实现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以及创意和创新的结合,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园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文化科技产业链,在创新联盟、平台建设、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一步进行实践探索,提升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闽东畲族文化生态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示范。大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努力营造一流的人才环境;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人才引进制度、文化科研项目扶持资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科技人才的管理政策。

 

上一条:系教师进修、培训情况 下一条:闽东文化研究中心前往古田调研马仙文化与畲村经济发展情况

关闭